2023年3月30日,由中国水泥协会主办,德国国际合作机构和AHK大中华区支持的中德水泥行业低碳发展研讨会在浙江湖州举行。研讨会由中国水泥协会副秘书长、科技发展部主任范永斌主持。
研讨会以“创新驱动,节能降碳,助力达峰”为主题,中德两国企业和高校的专家就推动水泥行业低碳绿色发展的政策、技术、标准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中国水泥协会会长高登榜致开幕词,提出在推动碳达峰和碳中和的背景下,水泥行业要大力推进绿色低碳发展,提高能源效率,加大淘汰落后水泥产能的力度。要以技术创新进一步推动水泥行业的低碳发展,加强国际经验交流和相互学习。
工信部原材料司原巡视员吕桂新表示,要继续落实好错峰生产和产能减量置换政策,继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减少无效供给,化解过剩产能。
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党委常委、副会长刘建华建议推动水泥行业的科技创新。要认识到科技创新的紧迫性,加大绿色技术的开发,如绿色氢能利用、太阳能利用等。要加强技术创新,促进原创性、颠覆性技术的发展,要优化科技创新成果奖励的评价机制,促进高水平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领导致辞后,来自中德两国的企业代表、高校专家和行业协会代表分别作了发言。
中国企业分享了创新绿色产品,并展示了其产品在实际生产场景中的减排效果,包括优质耐高温铸造材料、烟气SCR脱硝工程、多污染物协同高效控制技术、高效除灰、水泥生产设施专用阀门、废弃物燃烧技术、水泥粉磨助剂、富氧燃烧技术等。
德国企业介绍了水泥行业的低碳技术解决方案,包括温室气体排放测量和监测设备、绿色氢气、节能设备、智能控制系统、熟料替代技术、废弃物处理和协同焚烧等。德国企业还介绍了德国水泥行业的技术发展路径、行业现状及相关法规政策。
济南大学王孝红教授介绍了水泥生产企业绿色低碳发展数字化转型。介绍了工业物联网、智能传感、大数据和数字孪生等技术,以及其在工业环境应用中的技术优势。王教授还介绍了试点水泥厂采用研究团队开发的先进智能能源管理系统的案例。
中国国检测试控股集团代表分享了《2022年中国水泥产品质量分析报告》、《水泥行业用耐火材料质量现状及发展趋势》,并对未来发展中提高水泥产品质量提出了政策建议。
中国水泥协会主要介绍了中国水泥行业碳中和路线图。分析了当前和新兴技术在碳减排方面的潜力,并对未来发展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中国水泥协会执行会长孔祥忠对会议进行了总结,提出要继续开展技术创新,加强技术交流与合作,促进水泥行业的持续减排。
在中德水泥行业低碳发展研讨会上,中德双方就绿色低碳技术研究、先进技术应用、水泥行业发展现状及相关政策法规环境等进行了深入交流。中德两国在推动水泥行业绿色发展方面有着共同的目标和方向。在行业标准制定、先进材料开发和节能设备应用等方面,中德两国仍有很大的合作空间。中德与会者均表示对未来水泥行业的合作和市场发展寄予厚望,希望今后有更多的交流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