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德气候变化和可持续发展二轨对话(T2D)第六次会议
中德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二轨对话(T2D)第一阶段圆满结束,为项目第二阶段继续开展打下基础。2023年4月26日至27日,第六次指导委员会会议于北京举行。
中国承诺在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正展示出前所未有的对实现经济和社会深刻转型的坚强决心。中德气候变化合作得到了德国联邦政府的支持,受国际气候倡议(IKI)资助,由德国国际合作机构(GIZ)负责执行。
为了促进中德气候变化政策对话,加快两国气候行动,中德气候变化合作旨在为利益相关者创建一个技术交流和信息共享的平台,不仅便于分享经验教训,还有助于利益相关者提振气候雄心,形成各尽所能的气候治理新体系。
我们的工作主要集中在以下领域:
中德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二轨对话(T2D)第一阶段圆满结束,为项目第二阶段继续开展打下基础。2023年4月26日至27日,第六次指导委员会会议于北京举行。
2023年7月10日下午,在 “支持落实中国国家自主贡献目标—促进气候投融资能力建设” 专题研究项目的支持下,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联合德国国际合作机构(GIZ)成功举办 “中欧国际气候投融资研讨会” 。
7 月 9 日,来自3个地方气候投融资试点的代表(陕西省西咸新区、四川省天府新区和重庆市两江新区)就试点间战略合作框架达成一致,签署了气候投融资谅解备忘录。2022年生态环境部等九部委确定了23个地方入选气候投融资试点。中德气候变化合作—支持国家自主贡献实施项目大力支持这3个地方试点的气候投融资工作。
2023年6月7日,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组织了工业领域氧化亚氮减排合作项目的结题研讨会。该合作是“中德合作:碳交易,碳市场机制和减缓工业领域氧化亚氮排放”项目的一部分。
2022年8月29日 “双碳目标 碳资产管理” 由
2022年8月19日,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统计
为深入贯彻落实碳达峰和碳中和的重大战略决策,探索差异化的气候投融资体制机制,2021年12月23日,生态环境部会同其他8个行政机关和金融单位,即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人民银行、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国资委)、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银保监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证监会)和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国管局)下发了《关于开展气候投融资试点工作的通知》(并附《气候投融资试点工作方案(草案)》),这被认为是启动气候融资和投资试点工作的决定。
多边开发融资合作中心(MCDF)是国际开发融资领域一项新的、但具有前瞻性的重要倡议,由中国在2017年首届“一带一路”论坛上发起,现已得到全球八家主要国际开发银行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