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imate Cooperation China
On behalf of the International Climate Initiative (IKI)

国家自主贡献实施团队组织有关农业减碳研讨会

国家自主贡献实施 项目于 2022 年 12 月 2 日组织了一次关于畜牧业甲烷减排的研讨会。中国农业科学院(CAAS)专家董利锋博士做了题为 “中国畜牧业生产的碳排放与减排方法” 的演讲, 这次演讲涵盖了中国现行政策以及甲烷减排措施和技术。

演讲首先概述了中国的温室气体排放并总结了中央政府的两项基本政策和“1 + N”气候政策框架。演讲主题包括了中国畜牧业碳排放的总体介绍 ,畜牧业碳排放监测、计算和碳排放减缓方法。
作为进一步支持中国畜牧业排放的介绍, 这次演讲概括了农业活动温室气体排放的细节。该演讲阐述了从1978年至今的三个时期畜牧业低碳发展的历史和强调了减少排放所需的缓解方法。演讲的第二部分强调了测量牲畜温室气体排放的方法以及其常见的障碍。除了审查测量上述排放的几种方法,例如六氟化硫(SF6)方法等,第二部分还讨论了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 (IPCC) 关于温室气体排放的指南。IPCC指南涉及了粮食及农业组织(FAO)提供的称为全球畜牧业环境评估的模型(GLEAM)。粮农组织的GLEAM是基于生命周期评估(LCA)框架中基于过程的模型。此模型涵盖了全球范围内的11种主要畜牧商品,由6个模块组成。

演讲的第三部分侧重于实现低碳排放或发展零碳排放农场的途径。通过概述低碳畜牧业的五项实际行动,这些步骤预示着经济转型和可持续发展,旨在加强回收工作,努力实现健康的可持续膳食,提高畜牧生产效率,并利用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来增加碳补偿,并得到推动变革的政策措施的支持。演讲最后概述了整个农场的排放量核算、减少甲烷排放的饮食方式以及对这些活动的简单成本效益分析。演讲最后概述了整个农场的排放量核算、减少甲烷排放的饮食方式以及对这些活动的简单成本效益分析。

来自新气候研究所(NewClimate Institute)、气候分析 (Climate Analytics)和德国国际合作机构 (GIZ)项目团队的参会者以及董博士在研讨会最后提出了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包括鼓励采用有助于减少此类排放的方法的激励措施,以及中国的粪污管理缓解措施等。这个问答环节有助于总结演讲过程中的发现,并对相关主题提供新的见解。

更多与项目相关的活动

加快中国水泥脱碳进程

10月31日至11月1日,中德气候变化合作——支持国家自主贡献实施项目在安徽省和四川省举办水泥行业温室气体减排研讨会,并组织对两家水泥厂的实地考察,旨在支持水泥行业的低碳发展。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NCSC)和安徽省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协助组织了这两项活动。

更多信息 »

中德气候变化合作项目气候适应能力交流团在德国和荷兰开展考察

2024年9月8日至15日,德国国际合作机构(GIZ)的 “中德气候变化合作-支持国家自主贡献实施” 项目在德国和荷兰举办了针对气候变化适应的考察活动。此次考察让与会者深入了解了欧洲的气候适应战略。通过与来自监管机构、智库和机构的专家进行深入讨论,考察团探讨了国家和城市层面的主要适应政策和实践。

更多信息 »

中德专家交流研讨会:推进中国各省的甲烷减排工作

甲烷作为一种强效温室气体,是导致全球变暖的第二大因素,仅次于二氧化碳。近年来,在 COP26 的《全球甲烷承诺》等倡议及欧美各国战略的推动下,全球控制甲烷排放的努力不断加强。中国也积极采取有关措施,制定了《甲烷排放控制行动方案》,旨在与国际社会共同推进全球甲烷减排工作。由德国国际合作机构(GIZ)代表德国联邦经济与气候保护部(BMWK)实施的“中德气候变化合作-支持国家自主贡献实施” 项目,通过在山东和广东等重点省份推动制定甲烷减排战略,为中国的甲烷控排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更多信息 »

Contact Us

Email:
climatechangechina@giz.de
Address:
Sunflower Tower 1100 (11F)
37 Maizidian Street, Chaoyang District
100125 Beijing, PR China

LinkedIn:

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