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安全与气候变化:中德“二轨”对话在第29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9)上的关键成果
2024年11月19日下午,中德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二轨”对话的成果在阿塞拜疆巴库举办的第29届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会议(COP29)中国角的一个边会活动中进行了展示。此次边会由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NCSC)主办,德国联邦环境署(UB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碳达峰碳中和专业委员会、河北经贸大学和阿塞拜疆国立大学共同协办。

2024年二轨对话的进展与成果
在活动中,国家气候变化战略与国际合作中心(NCSC)首席科学家徐华清与德国联邦环境署(UBA)署长Dirk Messner共同介绍了中德第二轨道对话在2024年的整体进展。他们介绍了由二轨对话工作组1编写的工作报告《中德能源安全》。该报告评估了德国和中国在2021-2023年能源安全危机中的不同应对措施,重点分析了在全球能源转型持续进行的背景下,如何在实现巴黎协定目标的同时,确保能源安全的战略。
全球气候变化合作的贡献
在主题演讲中,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刘振民强调了全球合作在应对气候危机中的重要性。他指出,中德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二轨对话在推动国家自主贡献和全球气候治理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刘振民希望“二轨”机制能够继续发挥专家和智库在决策和咨询中的关键作用,进一步促进双方在相关政策、科学知识和最佳实践方面的交流与合作。他表示,这将成为两国官方交流的有益补充。
德国外交部国务秘书兼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詹妮弗·摩根(Jennifer Morgan)赞同刘振民的观点,表示气候危机是全球性问题,需要全球性的解决方案。她称赞德国和中国在推动零碳经济和全球气候行动方面的共同努力。她指出,这些努力促成了定期对话机制的建立,专家层面的联合研究和交流访问将对加速两国及全球能源转型产生深远影响。


德国国际合作机构对中德二轨对话的持续支持
自2020年12月以来,由德国国际合作机构 “中德气候变化合作–气候伙伴 ”项目支持的中德二轨对话一直在促进中德气候专家之间的定期交流。该对话旨在为政治对话提供补充,为最佳实践和相互学习提供技术交流的机会,从而在技术层面就紧迫的气候问题达成共识。同时,对话还旨在了解为落实《巴黎协定》和《生物多样性公约》需要开展哪些研究、开展哪些多边合作以及制定哪些国家文书。
第九次全体会议于 2024 年 10 月 16-17 日在德国波茨坦举行,与会者在讨论中强调,中德之间的合作可以为加强多边秩序做出重要贡献。双方还强调,二轨对话以技术科学为导向,是一个即使在政治上充满挑战的时代也能保持开放的讨论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