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场研讨会:自然环境风险及应对措施——重点关注红树林和高原地区
第一次研讨会于 2024 年 12 月 9 日举行,本次研讨会聚焦于自然环境风险,特别是红树林地区和高原地区的自然环境风险。研讨会包括三个核心议题: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框架下的气候风险、气候变化影响和风险评估,以及加强气候适应能力的政策方案和措施。通过讨论发现,各合作省份的代表已经对本地区的气候风险有一定认识,并在不同程度上开展了风险评估和适应性工作。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与会者对强调兼具社会经济共同利益的适应性案例研究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此外,与会者还就获取全面的海洋状况数据所面临的挑战以及促进有关冰川现状的科学发展交流了看法。
第二场研讨会:城市环境风险及解决方案——重点关注多重风险评估、适应工具及政策框架
第二次研讨会于 2025 年 1 月 16 日举行,讨论了城市环境风险和解决方案,重点是关注多重风险评估、适应工具和政策框架。本次会议包含三个主要议题: 城市中的气候风险与应对措施、城市环境中的危害与解决方案、城市适应政策框架的国际案例。讨论以城市风险和解决方案为中心,合作伙伴分享了他们在应对这些风险时所使用的工具和措施。特别关注的是帮助将不同风险与其影响相联系的工具,从而支持更好的规划和决策。专家们介绍了 UrbClim 模型和 FloodAdapt 模型等工具,UrbClim 模型是一种较高空间和时间分辨率的城市气候风险评估工具,而 FloodAdapt 模型则是一种基于物理模型的复合洪水及详细影响评估工具,与会者们还探讨了如何将这些工具应用于当地环境。
第三场研讨会:将气候风险评估纳入适应政策和规划过程
第三次研讨会于2025年3月6日举行,重点是将气候风险评估纳入适应政策和规划进程,并分为三个部分: 气候风险评估和适应政策中使用的工具、从评估到行动:基于风险知情的实施与治理,以及适应政策循环的实践范例。本次研讨会强调了气候风险评估的国际方法,概述了关键工具、平台和专家指导,并为如何解读风险评估结果并将其转化为政策制定者和其他关键利益相关者的决策提供了指导。此外,专家们还就孟加拉国国家适应政策实施情况和威海气候适应试点城市项目进行了交流。会议还强调了融资和国际合作在适应性战略方面的作用。
本次系列研讨会汇聚了17位来自IPCC、政府部门、高校、研究机构及智库的国际专家,来自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广西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广西气象科学研究所、四川省环境政策与规划研究院和四川省气候中心的代表也积极参与其中。本次系列研讨会有助于将国际和中国的适应专家群体联系起来,促进同行间的学习交流。在应对日益加剧的气候变化影响方面,双方对主要挑战和解决方案的理解得到了加强,这也将为气候分析研究所Climate Analytics目前正在编写的三本气候变化适应指南提供参考,这三本指南提供了国际最佳实践和经验教训,涉及自然生态系统和城市环境的适应以及适应政策和规划周期。研讨会的所有成果最终都将为地方适应战略和行动计划的制定提供信息: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的红树林地区制定气候变化脆弱性评估指标体系,为成都(四川)和铜川(陕西)制定城市一级的适应行动计划,以及为青藏高原(四川)进行适应分析和规划。
本次气候适应性研讨会系列是中德气候变化合作——NDC实施项目的一部分。该项目由德国联邦经济事务和气候行动部(BMWK)委托,作为国际气候倡议(IKI)的一项双边合作,与中国生态环境部(MEE)合作开展,并由德国国际合作机构(GIZ)与中国国家气候变化战略研究与国际合作中心(NCSC)联合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