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尼西亚作为全球第四大人口国和十大温室气体排放国之一的国家,在全球共同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交通领域是印尼温室气体排放的第二大来源,且交通与城市、经济发展、居民的生活息息相关,而印尼高速的城市化进程也使应对气候变化变得更加复杂,所以印尼交通领域脱碳化进程需要谨慎、循序渐进的方法,借鉴国际经验和技术路径必不可少。
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人口国和最大温室气体的排放国,已在国际社会层面对其国家自主贡献(NDC)作出了重大承诺且制定了自身基于2030/2060两个年份的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为了力争实现这一目标,中国充分开展了低碳城市试点工作,深圳和广州市作为低碳城市建设的领跑者在积极发展。而在城市交通领域,中国更是已经有了自己相对前沿和丰富的发展经验,也希望致力于与世界上其他国家形成有效互动和交流,共同面对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
在此背景下,德国联邦经济事务和气候部(BMWK)和德国联邦经济合作和发展部(BMZ)支持的由德国国际机构(GIZ)负责执行的Urban-Act和Trico Fund项目合作,共同策划了此次印尼代表团的中国之行。
本次代表团访华为8月初双方合作在印尼三宝垄市召开相关领域技术交流研讨会的后续活动,代表团共由16名团员组成,分别来自印尼政府部门、相关机构、驻印尼的国际机构,其中包括棉兰市政府交通局、棉兰市政府地方发展规划局、巴东市交通局、巴东市秘书处、巴东市地方发展局,中爪哇省政府秘书处、中爪哇省区域发展规划局、城市与地方政府联合会亚太分会(UCLG ASPAC)、德国国际合作机构(GIZ)印尼办公室以及印尼基础服务改革中心(IERS)。代表团此行的目的是了解和交流中国在低碳交通和城市规划领域最佳实践经验,重点是低碳交通规划和相关措施的实施,为印尼自身的低碳可持续城市发展特别是交通领域的发展提供可行性方案。
此次行程始于厦门,代表团首先与厦门自然资源局、厦门交通研究中心和同济大学就可持续低碳城市规划进行了富有成效的交流。交流会上,厦门自然资源局洪耀同副局长欢迎代表团的到来并主持了会议。此外,代表团在厦门期间乘坐了中国首个封闭式高架式快速公交系统(BRT),实地参观了BRT系统的快速充电和车辆场站管理系统,亲身体验了厦门市基于环保,低碳和人文关怀及生态景观旅游于一体建造的高空城市绿道,以及前往参观了基于低碳环保城市管理理念禁止机动车和自行车通行的示范区鼓浪屿考察。
在两天充实而高效的行程后,代表团前往深圳,探访全中国第一实现公交及出租车、网约车全方位电动化的创新型代表城市,首先,代表图参观访问了深圳巴士集团,深入了解到该集团智能化的公交和出租车、网约车管理经验和发展历程,随后代表团参观了深巴集团下属的两个分别定位于社会乘用车和作业车辆以及公交巴士充电供给的充电场站,了解学习了高功率快速充电桩的设备和技术特点。最后代表团拜访了深圳明锐科技有限公司,交流学习了该公司最新及前沿的车载数字化监控管理应用技术和产品如何助力提高公交运营的效率和安全性,以及共同商讨了如何可以从实际角度出发帮助印尼不同城市发展状况不一的公交系统提高自身未来发展的可行性方案。
代表图的最后一站来到了广州,在交通与发展政策研究所(ITDP)代表的陪同下,代表团成员同样亲身体验了广州的快速公交车(BRT),感受了厦门和广州两个城市BRT系统的不同。根据ITDP代表的介绍,广州BRT是全球最大的BRT系统,线路贯穿广州市中心,线路长度超过22.9公里,每小时单向行驶的BRT公交车超过350辆。广州BRT系统是世界上第一个实现地铁站与BRT站点无缝衔接的BRT系统。它也是国内第一个将BRT站点直接与周边商业建筑物融合的BRT系统。代表团随后前往了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了解中国在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领域的最新技术以及参观了广汽传媒新能源车厂,在展厅内,广汽的工作人员介绍了埃安(AION)和昊铂(Hyper)这两款中国自主品牌新能源车的性能以及相关的最新电池技术。
印尼代表团在此次为期六天(9/10-9/16)的考察中,充分学习到了中国低碳交通和城市空间规划的经验,参观了有代表性的城市建设项目,并与相关领域的地方政府部门、机构、企业进行了有效的沟通,建立了联系。从项目角度来看,德国国际合作机构(GIZ)负责执行的两个项目通过共同组织这次代表团考察活动,做到了项目间资源共享、扩大了考察团的整体效果,为中德印三方未来进一步合作打下基础。未来,Trico Fund项目将持续助力德国、中国和印尼三方合作试点项目促进印尼的可持续发展。而在条件适合的情况下,Urban-Act中国区团队将在未来继续组织代表团来华参观交流,希望可以直接且有效地将中国的低碳发展成果和经验分享给项目其它伙伴国,继续履行好项目“知识合作伙伴”的职责和义务,为其他Urban-Act项目参与国提供了中国经验、分享中国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