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气候变化背景下低碳和韧性城市国土空间规划综合行动项目(中国部分)”技术交流会在京召开
024年8月29日,“应对气候变化背景下低碳和韧性城市国土空间规划综合行动项目(中国部分)”技术交流会在京召开。此次技术交流会邀请了来自自然资源部国际合作司、国土空间规划局的领导、德国国际合作机构、项目实施伙伴机构、各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的代表以及中国城市规划领域的资深专家出席。
024年8月29日,“应对气候变化背景下低碳和韧性城市国土空间规划综合行动项目(中国部分)”技术交流会在京召开。此次技术交流会邀请了来自自然资源部国际合作司、国土空间规划局的领导、德国国际合作机构、项目实施伙伴机构、各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的代表以及中国城市规划领域的资深专家出席。
6月12日至6月14日,在Urban-Act项目的框架下,由城市规划、气候领域专家组成的中国代表团前往曼谷进行交流活动。这是Urban-Act项目2022年实施以来,新冠疫情放开管控后,该项目中方合作伙伴首次赴海外参与线下国际交流活动。代表团成员由中国生态环境部国家气候变化战略和国际合作中心(NCSC)、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NCC)、上海城市规划与设计研究院(SUPDRI)以及同济大学的4名高级技术人员和2名教授组成,他们参加了为期2天的Urban-Act项目区域培训会,并在14日与泰国有关政府机构、高校进行了深入交流。
2024 年 1 月 25 日,德国国际机构在北京成功举办了Urban-Act 项目中国部分项目启动会。50余位来自德国驻华大使馆、联合国亚洲及太平洋经济社会委员会(UNESCAP)、世界城市和地方政府联合组织(UCLG ASPAC)、德国国际合作机构Urban-Act 泰国项目组、菲律宾项目组、印尼项目组,以及Urban-Act项目中方合作伙伴的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中方伙伴代表包括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同济大学、上海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西安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中国国土勘测规划院、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规划研究中心、嘉兴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厦门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厦门市国土空间和交通研究中心、陕西省自然资源厅国土空间规划局、河北省自然资源厅国土空间规划局、河北雄安新区管理委员会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等。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于3月17日发布了《关于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意见》。《意见》指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是以保障生态功能和改善环境质量为目标,实施分区域差异化精准管控的环境管理制度,是提升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水平的重要举措。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充分尊重自然规律和区域差异,全面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充分衔接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制,以高水平保护推动高质量发展。
11月15日,Urban-Act中国项目组及其区域合作伙伴UCLG ASPAC在义乌组织了一次题为 “城市赋能环境中针对环境和气候变化议题的评估” 的学习论坛 ,以评估城市环境中环境和气候变化治理的现状和改进措施。此次学习论坛作为第九届UCLG ASPAC会员大会的平行论坛之一,吸引了约40名来自中国、泰国、印度、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尼泊尔和其他国家的城市政府和机构的代表和从业者参加。
10月13日,在同济大学、西安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的支持下, “应对气候变化背景下的城市空间规划:指标监测与实施评估” 项目知识交流会在西安市成功举办。20 位来自西安市、厦门市、北京市和上海市的代表和Urban-Act项目执行伙伴参加了此次活动。
印度尼西亚作为全球第四大人口国和十大温室气体排放国之一的国家,在全球共同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自然资源部于9月5日印发《全国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网络建设工作方案(2023-2027年)》(以下简称《方案》),提出以“数字化”“网络化”支撑实现国土空间规划全生命周期管理“智能化”,推动“美丽中国”数字化治理体系构建和绿色智慧的生态文明建设。
8月24日,应泰国气象局的要求,Urban-Act项目组织了一次线上研讨会,主题是气候服务领域的制度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