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imate Cooperation China
On behalf of the International Climate Initiative (IKI)
项目执行

中德合作:碳交易,碳市场机制和减缓工业相关氧化亚氮排放项目

中国已经明确提出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气候目标。全国碳排放权交易体系被认为在实现这一“双碳”目标”中起到重要作用。2021年,全国碳交易市场进入第一个履约周期,对2200多家发电企业的二氧化碳排放进行管控。如十四五规划纲要和2035远景纲要描绘,中国将进一步加强对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的管控,例如氧化亚氮(N2O)和氢氟碳化物(HFCs)等此类超级温室气体。

德国国际合作机构 (GIZ)受德意志联邦环境、自然保护和核安全部 (BMU)委托,从2012年起,持续支持中国碳市场的发展。全国碳交易市场宣告启动以来,本项目对全国碳排放权交易体系的进一步完善给予支持。重点聚焦监测、报告和核查系统(MRV)的夯实和加强中德两国在碳市场议题上的政治和技术对话。2020年开始,项目还将开展减缓工业相关氧化亚氮排放的工作,通过能力建设、课题研究、和多种形式的知识和技术交流提供支持。

项目期
10 年
07/2012

09/2022
委托方

我们的工作内容

碳交易和碳市场机制

碳交易和碳市场机制

  • 促进中德间碳排放权交易相关的政策对话
  • 支持全国碳排放权交易体系的实施和完善(例如:培训、研究、出国考察等)
  • 促进中德两国工业界在参与碳市场方面的经验交流
  • 支持中国与其他亚洲国家分享碳市场的经验
减缓与工业相关氧化亚氮排放

减缓与工业相关氧化亚氮排放

  • 支持氧化亚氮可持续性减排措施
  • 交流德国在减缓与工业相关氧化亚氮排放方面的经验
  • 能力建设和政策建议

项目成果

  • 支持中国境内试点碳市场的建设
  • 为环境主管部门和企业提供关于全国碳市场的培训,受训人员超过5,000人次
  • 与德国排放交易管理局(DEHSt)、欧洲能源交易所 (EEX)和国际碳行动伙伴组织 (ICAP)合作,组织了有关全国碳市场设计的广泛技术交流。

视频

 

排放交易——经济性和气候保护

 

当前,我们已经可以感受到气候变化。在德国,情况同样如此,全球变暖的后果包括高温记录不断刷新,还有暴雨和洪水。

我们必须保护气候,并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以对全球变暖及气候变化的影响加以限制。
2005年,为达成上述目标,欧盟引入了“排放交易机制”。该机制利用激励措施促使企业减少煤炭及天然气使用,从而降低了对气候有害物质的排放。

在德国,德国环境署下辖的德国排放交易管理局负责该工作。

排放交易的运作原则是“总量与交易”。

“总量”是指明确允许欧盟范围内所有参与的发电厂及工业设施排放的总量,即所有排放配额的总和。
这些企业必须在市场上获得这些配额——在欧洲的证券交易所购买或竞标,比如在莱比锡能源交易所(EEX)。工业设施可按固定规则获得配额,其中一些是免费的。如果某家企业一年内产生10万吨二氧化碳排放量,它就需要相同数量的排放配额,并且必须按年上缴配额,或有效的避免排放。如果不这样做,就将被罚款。

欧盟对总排放量的下降数量及下降速度进行了规定——例如,2005至2030年间要减少43%。每年都将对总量进行调整,以满足所有电厂及工厂的指标。例如,A企业有10万吨排放配额。但是,它排放了12万吨二氧化碳,因此必须购买2万吨配额。

可通过“交易”完成——进行配额交易。B企业也有10万吨配额。但由于其对气候友好型技术进行了前瞻性投资,该企业仅产生5万吨二氧化碳排放量,那么该企业可以出售剩余的配额。

当企业进行配额交易时,那么也就为排放配额赋予了市场价格。随着配额总量上限每年都在持续下降,配额的市场价格也就相应上涨。因此投资环境友好型技术对企业而言在经济上也就更具吸引力——从而可减少排放量。

 

合作伙伴

出版物

联系我们

邮箱:
climatechangechina@giz.de
地址:
盛福大厦1100室
朝阳区麦子店街37号
中国北京100125

领英: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