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imate Cooperation China
On behalf of the International Climate Initiative (IKI)

Project: 中德气候变化合作—支持国家自主贡献实施项目

中德专家交流研讨会:推进中国各省的甲烷减排工作

甲烷作为一种强效温室气体,是导致全球变暖的第二大因素,仅次于二氧化碳。近年来,在 COP26 的《全球甲烷承诺》等倡议及欧美各国战略的推动下,全球控制甲烷排放的努力不断加强。中国也积极采取有关措施,制定了《甲烷排放控制行动方案》,旨在与国际社会共同推进全球甲烷减排工作。由德国国际合作机构(GIZ)代表德国联邦经济与气候保护部(BMWK)实施的“中德气候变化合作-支持国家自主贡献实施” 项目,通过在山东和广东等重点省份推动制定甲烷减排战略,为中国的甲烷控排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Read More »

增强国际气候倡议(IKI)在华合作交流影响力 2024年IKI项目交流研讨会在北京举行 

德国国际合作机构(GIZ)中德气候变化合作—支持国家自主贡献实施项目是国际气候倡议(IKI)在华合作交流的知识枢纽。该项目旨在促进IKI项目之间的互联互通,并促进与中方合作伙伴的交流。有鉴于此,该项目于 2024 年 8 月 28 日至 29 日举办了在华国际气候倡议(IKI)项目交流研讨会与合作联络研讨会。中国是国际气候倡议(IKI)的重点合作伙伴之一。IKI在华正在开展以气候变化、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为重点的双边和区域项目。

Read More »

内蒙古低碳供暖

逐步淘汰内蒙古供热行业的化石燃料是实现中央政府气候目标的一个必要条件。为实现中国 2030 年碳达峰和 2060 年碳中和的国家目标(“30/60 目标”),各省和各行各业的能源系统必须从化石燃料转向广泛分布的可再生能源。为实现这一转型,必须及时进行审慎规划,考虑及适用技术的开发和商业化因素,并避免锁定依赖化石燃料的技术和基础设施。作为中国最寒冷的省份之一,内蒙古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供热行业具有能源密集型的特点,而且是二氧化碳排放大户,每年排放大量二氧化碳。随着人口增长、城市化进程推进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与中国其他省份相比,内蒙古的住宅供暖需求增长更为迅速。不过,内蒙古是可再生能源发展潜力最大的省份之一。借助现有和新兴供暖技术利用这一潜力,可以为自治区创造良机,避免由于长期使用基于化石燃料的供暖基础设施而陷入碳锁定,同时产生额外的可持续发展效益。

Read More »

湖南省交通运输行业二氧化碳减排研究项目启动会顺利召开

2024年7月25日,德国国际合作机构与湖南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联合在长沙组织召开了湖南省交通运输行业二氧化碳减排研究项目的启动会,旨在加快其脱碳化的进程。与湖南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的合作将有助于在省级层面制定交通运输行业的二氧化碳减排路径,为决策者制定并完善相关战略、政策和行动计划提供参考

Read More »

Contact Us

Email:
climatechangechina@giz.de
Address:
Sunflower Tower 1100 (11F)
37 Maizidian Street, Chaoyang District
100125 Beijing, PR China

LinkedIn:

WeChat: